廣告低俗還不認錯,被點名批評后,又土又污的“飲料大王”翻車了
近日,海南椰樹集團因一則畫風清奇、硬核土潮的“招生”廣告,成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。
簡單粗暴的排版、鮮明反差的配色、碩大醒目的字體,無論是包裝設計還是廣告風格,都是一朵奇葩。
看到這個廣告圖片的一瞬間,光是“有車有房有高薪”這短短幾個字,就足以讓不少打工人兩眼放光。
當然了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存在虛假宣傳。雖說椰樹集團采用這種廣告畫風的時間已經有30多年,但還是很難擺脫有“低俗暗示”的嫌疑。
果不其然,因為上述的原因,椰樹集團很快被多家官媒點名批評。緊接著,3月31日,又被相關部門立案調查。
然而,面對質疑,椰樹似乎并沒有“慫”的意思,不但沒撤回官方微博上的招生廣告,反而至今仍在首頁置頂。
貳
其實近年來,椰樹的廣告宣傳一直游走在違規邊緣,多次被網友詬病。
2019年,椰樹的一支暗示有豐胸效果的廣告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。隨后,相關部門宣布對海南椰樹集團涉嫌發布低俗、虛假廣告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。
2020年8月,海南椰樹再次因一則“培養職業經理學校”招聘信息走紅。此事一經報道就立即引起了廣泛討論,最終,海南椰樹在壓力之下選擇了道歉。
提起椰樹牌椰汁,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它是海南的特產之一,但縱觀椰樹椰汁歷年來的作品,試問誰看了不感嘆一句,和其他包裝精美的飲料相比,更像是一個貼滿小廣告的電線桿子。
看來還真是應了那句話:太過重視吸人眼球,反而容易令人反感。
不過,神奇的點就在于,即便“椰樹”被吐槽包裝丑,又或是因為廣告低俗被處罰,但椰樹牌椰汁依舊活躍在咱們的餐桌上。
不可否認的是,椰樹是海南的納稅大戶,其生產的椰樹牌椰汁,早在 1994 年即成為了全國飲料銷售冠軍,甚至還一度被選作“國宴”飲料。
叁
資料顯示,椰樹集團的前身,是1956年建立的海口國營罐頭廠,1981至1985年期間連續虧損,瀕臨破產。
1986 年,罐頭廠找來了新廠長王光興。在此之前,他曾先后拯救了同樣瀕臨破產的兩家公司,被稱為 “ 救火隊長 ”。
正所謂,新官上任三把火。王光興上任第一年,罐頭廠就減少虧損 300 萬;1988 年,企業第一次扭虧為盈,實現盈利 240 萬。
面對產品老化問題,王光興決定轉型做椰汁。在歷時 8 個月,經過 383 次試驗后,團隊突破油水分離技術,成功研制出椰樹牌生榨椰子汁。
1987 年,椰樹牌椰汁面世。1989年,引進德國流水線后,進入了規模化產銷階段,產量突破 10 萬噸,銷售超 10 億元。
1994 年,椰樹首次奪得全國飲料銷量冠軍;
1991 年,椰樹牌椰汁被北京國賓館選為“國宴”飲料;
直到 2006 年前后,椰樹集團在飲料界的地位逐漸削弱,娃哈哈、農夫山泉搶下飲料頭把交椅。
雖然椰樹集團目前并未上市,但在海南省工商聯發布的《2019海南民營企業100強榜單》中顯示,椰樹集團2019年營業收入為39.16億元,在海南省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五。
結語:
成也椰樹,敗也椰樹。
從罐頭廠走到國宴桌,口碑不敗的椰樹椰汁堅持了30多年。
如今,鐘睒睒靠著“大自然的搬運工”農夫山泉一度成為了首富,宗慶后靠著“吃飯就是香”的娃哈哈成為中國飲料霸主,反觀王光興的椰樹,卻似乎一直都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
“廣告教父”的大衛·奧格威曾說過,廣告營銷應當是“具有風度地推銷產品”。
“無底線”廣告為博取流量和關注,踐踏價值底線,違背道德甚至觸犯法律,雖然有了傳播效果,但對企業形象百害而無一利。
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,就很難改變。